澳洲对冲基金独领风骚 引全球投资者瞩目

澳洲精品投资公司NWQ资本管理合伙人乔纳森·霍顿(Jonathan Horton)表示,越来越多的离岸投资者想对澳洲对冲基金做更多了解。
由于风险太大、规模太小、价格太贵等原因,澳洲的对冲基金长久以来被高达2.4万亿的养老基金忽视。但如今,对冲基金业绩表现优异,吸引了国际投资者的目光。他们迫切想知道,为什么澳洲对冲基金能够所向披靡,在全球资本市场中迎风挺立。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5年来,一项澳股冲基金指数年度回报较相应的全球指数高7个百分点。10年来,澳大利亚多头/空头股票基金指数累计收益率为180%,远高于全球性基金和S&P/ASX 300累积指数回报表现,后两者的累计收益率分别为78%和73%。
亚洲和美国的富裕家庭,以及对冲基金专业投资者注意到,澳大利亚对冲基金的业绩在全球基金名次中攀升。
NWQ是澳大利亚领先的“基金中的基金”(FOF),投资于其它对冲基金。乔纳森·霍顿表示,已经有十几名境外投资者通过NWQ投资澳大利亚对冲基金。他称,感兴趣的投资者主要来自美国,并分两个角度:其它的FOF关注NWQ回报如何,而美国的家族办公室则想通过其基金了解澳洲较小型的基金管理公司。
澳洲对冲基金独领风骚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NWQ基金自2010年开始管理基金,并投资于澳洲股票对冲基金组合,他们查看了250个基金管理公司,选出20个并动态调整,然而从中遴选8至12个进行投资。
全球范围内,对冲基金多录得较差表现,而NWQ以优异回报脱颖而出。霍顿表示,2015年,澳洲对冲基金行业实现双位数增长,NWQ持有的澳洲领先对冲股票基金组合回报为17%,因此名列全球多策略基金前十。
其他消息人士称,大投行经纪业务组设有专门引资团队,向投资者推销澳洲基金,这也使得澳洲对冲基金越来越受全球投资者关注。
澳洲对冲基金中,在澳股交易中获得优异业绩的包括Regal基金、Tribeca、Bennelong、Perpetual、Watermark和Ellerston。LHC、KIS、Paragon、Totus 和Auscap等新兴基金自成立以来也取得出色回报。
据澳洲金融评论,Watermark基金首席运营官蒂姆·博尔格(Tim Bolger)表示,离岸投资者对澳洲对冲基金做了更多实地调查,他们想知道为什么在全球对冲基金艰难度日时,澳大利亚对冲基金体量如此小,却能够获得强劲回报。
衡量对冲基金业绩表现的一个指标是“夏普比率”,该指标显示基金每单位风险产生的回报率。博尔格说,在全球范围内的任何一支基金的夏普比率大于1,就是特别优秀的基金。而Watermark及其同业内约有6只市场中性基金平均的夏普比率为1.6。
澳大利亚的优势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博尔格表示,澳大利亚的对冲基金与其它市场的相关度还未建立,所以,当美国及亚太市场对冲基金苦苦挣扎之时,澳洲对冲基金相对来说具有优势。当难以取得超越市场基准的回报时,投资者就要在“陌生地区”寻找回报强劲的股票对冲基金。澳大利亚是他们已经确定的一个地区,南非显然是另一个。
澳大利亚对冲基金的回报惊人。市场结构是一大原因。澳大利亚拥有高度发达、成熟的股票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个高度有效的市场。市场集中化程度高,偏爱大盘股的机构管理者占主导地位。与其它市场相比,澳洲股市缺乏卖空者,机会因此显现。
霍顿指出,卖空者数量本身就很少,而放空水平可能还不到美国市场的一半。深度也更大,一只多/空小盘对冲基金可以借入较低市值的股票进行做空。比如搜寻ASX 200成分股并以合理价格借入,而几年前却不是这样。并且,随着信息传播更为广泛,基金管理公司的关注重点已经慢慢从ASX前100股票上移开。
博尔格称,尽管澳大利亚的对冲基金规模更小,但这些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有独立的思想,能够进行详细的研究并运营不同策略。这与全球对冲基金业界的“群体思维”截然不同。
全球对冲基金为何落败
美国对冲基金出现的拥挤交易,在澳洲对冲基金上很难看到。甚至可以看到,表现最好的对冲基金在Syrah资源公司、Challenger和Slater & Gordon等股票上持仓相反的情况。澳大利亚空头交易中,最多也只有15名左右投资者,而美国则高达20多位。他说,Watermark经常会是唯一卖空单只股票的基金。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到目前为止,全球对冲基金业绩表现不佳,创下历史最差记录,许多大型投资者开始质疑他们向基金支付的2%的管理费和20%的业绩表现费。
传奇投资者霍华德·马克斯近日表示,对冲基金领域曾经由少数天才投资者主导,如今已经变得过于拥挤,导致市场机会减少。上世纪70年代,大约有10只对冲基金,由10名天才级基金经理管理。现在有1万支对冲基金,而天才级的基金经理数量可远远没有这么多。
投资洼地
虽然对冲基金在海外激增,但澳大利亚的对冲基金体量仍然较小。澳证投委(ASIC)2015年报告统计,本地对冲基金管理资金规模不到1000亿澳元,还不到澳洲基金总规模的4%。
散户投资者在澳洲对冲基金占比达到20%。专家称,大型养老基金体量过大,对冲基金容量有限,不能管理如此大规模的资产配置。澳大利亚家族办公室投资者,往往会投资新基金,但他们的规模要小于亚洲、欧洲和美国。
优异的回报原本应吸引更多海外投资者,但事实并非这样。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澳洲的许多对冲基金规模太小,而由于距离遥远,海外投资者不情愿定期到访澳洲,搜寻优质基金和监测其表现,在运营性尽调团队的派遣费用上也颇有顾虑。
也正是由于缺少国内外投资者关注,市场低效性才持续存在。
(郑重声明: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对本文保留全部著作权限,转发时请标注来源)
相关阅读
-
黄金期货价格高位回落约180美元 业界:对冲基金高抛低吸成沽空推手
过去7天,引发金价高位下跌的幕后推手是谁?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最新报告揭晓了谜底。
-
澳洲股票基金一季度表现令人失望 最高收益率仅3.7%
2025年第一季度,由于澳大利亚股市的表现创疫情以来最差开局,澳洲股票基金的收益普遍下跌。根据美世咨询(Mercer)进行的投资绩效调查,今年一季度,超过85%的澳洲股票基金出现亏损。在125只基金中,仅有17只实现正回报。
-
【4.24】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由于市场普遍预计澳储行将降息,在澳储行5月的议息会议即将召开之际 ,五家银行在本周降低了房贷利率,以吸引更多客户。
-
IMF警告:全球债务将在关税压力下超过新冠疫情时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三表示,由于美国关税政策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全球公共债务将超过新冠疫情时期的水平,到2030年,全球公共债务占全球GDP的比重将接近100%。
-
IMF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称前景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当地时间周二(4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毫无意外,该机构大幅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并警告称,随着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引发全面贸易战,前景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
ACB News 一周上市公司动态及市场要闻回顾( 2025/4/15)
刚刚过去的一周,全球市场受美股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再度出现波动。与此同时,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相关上市公司在资源勘探、战略转型、具体项目等层面传出最新进展,以下为ACB News 编辑团队整理的部分上市公司近期的经营动态及部分市场要闻回顾:
-
股市暴跌机构寄语投资人坚持长期投资策略 市场调整打开另外一扇窗中国资产未来可期
2025年4月7日,包括澳大利亚股市在内的全球资本市场,集体迎来“黑色星期一”。澳大利亚方面,ASX200指数周一下跌324点,跌幅4.23%。如此跌幅,尽管比不上疫情初期的大盘近乎一成的单日跌幅,但亦刷新了2020年3月底至今过去5年间单日最高跌幅记录。
-
谁在刀尖舔血?美股科技股崩盘式暴跌 三倍做多基金却创单日流入纪录
一些投资者正在押注美国科技股即将反弹。有数据显示,创纪录的资金被投入到了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三倍杠杆基金。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
- 【异动股】股价放量回升,Zip Co(ASX: ZIP)再次吸引市场目光 —— 基本面改善是否足以支撑进一步上行?
-
- ACB News 时评|政策延续与结构升级:连任工党政府有望为澳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
- 苦日子快过去了?ANZ预测澳洲年内三次降息 GDP与通胀展望下调但仍具韧性
-
- NSX Limited (ASX: NSX) Successfully Completed A$1.3 Million Capital Raising
-
- Locksley Resources(ASX:LKY)美国锑矿项目提交钻探许可申请 周四盘中放量创18个月新高
-
- 医疗器械公司ImpediMed(ASX: IPD)Q3财季营收与ARR创新高 股价回探低位后放量反弹
-
- 人民币升至六个月最高水平 澳元兑美元创今年新高
-
- 2025年大洋洲首届佛教禅宗“正法眼藏,佛祖源流”传承圣典
-
- 国民银行预测澳储行将降息50个基点 最终利率目标为2.60%
-
- 比亚迪在澳洲电动汽车市场迅速扩张 4月份销量超特斯拉六倍
-
- 降息预期提振买家信心 澳洲房产拍卖清盘率反弹
-
- 澳大利亚国家证券交易所母公司NSX Limited(ASX:NSX)成功完成130万澳元增发募资
-
- 澳洲肉牛价格飙升至两年新高 天气改善和中美关税战利好澳洲牛肉出口
-
- ASIC指责麦格理银行违规 决定对其金融服务牌照施加额外条件
-
- ANZ澳新银行:外部不确定性影响持续存在 澳洲经济增长前景面临挑战 降息窗口或提前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