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国、英国三大债主抛售美债!直指美元重大危机
美国国债遭遇“冰火两重天”。
一边是美国财政部还在疯狂发债,另一边是美债被日本、中国、英国这三大债主抛售。
这与当前各国的“去美元化”浪潮有关,也直指美元自身面临的重大危机。
三大债主抛售美债
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美国财政部上半年发行各期限国债超9万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3%。但美财政部近期发布的最新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截至今年5月,日本、中国和英国这三大海外持有方正在抛售美债。
今年5月,日本、中国和英国持有美债规模分别为1.0968万亿美元、8467亿美元和6666亿美元,分别较今年4月的持有规模减少了304亿美元、222亿美元和141亿美元。
从去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截至今年2月,中国连续7个月减持美债,目前中国的美债持仓规模创下2010年5月以来新低。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中国对美债持仓量降至13年低点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主动净减持行为,二是负估值效应导致的被动降低。
主动净减持方面,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美债价格走低,为减少证券价格下跌的损失,中国减持了部分美债,同时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中国对美债等资产的安全性担忧有所增加。
负估值效应方面,美联储加息推动美债价格下降,负估值效应也会造成中国对美持仓量被动降低。
他还提到,在稳步推进金融对外开放的背景下,过去几年美国之于中国对外证券投资的重要性有所降低。中国降低对美投资的重要性或也有对美国金融制裁风险的考量。此外,人民币国际化也在推动中国降低对美元资产的依赖度,中国对外证券投资预计将更加多元化。
掀起“去美元化”浪潮
全球的“去美元化”浪潮正在进行中。
据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报告,和过去两年相比,未来两年,计划增加欧元持有量的央行比例将有所增加。同时,从长期来看,多国央行对人民币的需求也将大幅提升。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的调查涵盖了全球75家央行储备管理机构,总管理资产规模近5万亿美元。
全球资产管理公司Eurizon SLJ Capital Limited也在今年4月表示,20年来,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逐渐受到侵蚀,尽管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实力仍然不容挑战,但它在2022年出现了急剧下降。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此前表示,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有85国以各种方式加入了“去美元化”的进程。种种迹象表明,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有意削弱美元在本国对外经贸往来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一些与本国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即便是英法德这样的美国盟友,也选择绕开美元体系。全球性的“去美元化”进程正在兴起。
在他看来,美国主导的逆全球化行为抑制了美元的国际使用,而美政府将打压其他贸易伙伴国、制裁战略竞争对手等逆全球化举措作为缓和国内矛盾的重要手段,这必将导致部分国家实施反制,而更多国家对美国和美元的信用产生怀疑和反感,担心自身利益在美元体系中受损,从而加入“去美元化”进程。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则认为,四大因素推高了今年以来的“去美元化”情绪。一是,近期数据显示,各国减持美元资产、增持黄金,“去美元化”从讨论加速转化为行动。二是,人民币等非美元货币结算高歌猛进,对美元地位有所撼动。三是,美国中小银行危机爆发,削弱美联储紧缩的定力以及美元保值能力。四是,美国债务上限闹剧威胁美债信誉。
美元危机来了?
不管是债务风险问题,还是金融制裁手段,美国政府亲手酝酿的美元危机已经浮现。
美国财长耶伦此前表示,美国立法者并没有做出任何对美元有利的事情,而美国债务上限危机破坏了全球对美国履行债务能力的信心,令美元的声誉受到冲击。
当地时间3月23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出席国会众议院一委员会听证会时表示,政府已准备好采取额外措施保证储户资金安全。 中新社记者 沙晗汀 摄
摩根大通分析师认为,美国政治分裂使美元面临风险。美国的政治失调是威胁美元长期主导地位的首要因素,这可能会阻碍美国管理国家债务的努力,在危机期间由于财政限制而令政府无法采取措施来稳定经济。
摩根大通方面称,“去美元化”及美元稳定性受到冲击,将广泛地影响到所有资产类别,这包括令美元下跌、美股市盈率下降、以及美债收益率上升。也正是因此,其建议对于担心美元下跌的投资者,在投资组合中减持美元、美国市场、金融类股票和长期债券。
连平直言,短期来看,美元仍会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由全球美元交易存量而形成的国际交易使用惯性所决定的。随着未来一个时期内,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剧烈变化,美元主导地位减弱的态势可能会阶段性加速。总体来看,美元主导地位的变化不会一蹴而就,“去美元化”会是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徐飞彪表示,当前的全球性“去美元化”热潮,其实是美元体系危机的“表征”,看似纷乱、零散,但背后存在一条主线:促进本币交易,降低对美元的过度依赖。
他认为,随着美国在全球地位的相对衰落,美元继续维持“独霸”地位,不仅对全球经济稳定带来冲击,对美国经济也弊大于利。当然,由于美元体系的“惯性”,且目前世界尚无足以替代美元的第二货币,美元地位还将继续维持较长时间,但美元式微已是大势所趋。
文章来源: 国是直通车
相关阅读
-
日本多地严重缺水 水稻产区面临“新米危机”
日本媒体27日报道,由于近期遭遇高温天气,降水量较往年同期大幅减少,日本多地严重缺水。受此影响,部分地区水库蓄水量告急,水稻长势缓慢,新米收成面临危机。日本气象厅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天全国900多处观测点中,有193处测得35摄氏度以上的“酷暑天气”。
-
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抱怨:美对日征15%关税让他们处于劣势
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对特朗普与日本达成的关税协议表示担忧,他们认为,与竞争对手相比,美国车企将面临更高的钢铁、铝及零部件进口关税,让它们在自家市场反而处于劣势。
-
特朗普:已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
新华财经东京7月23日电(记者刘春燕)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消息,特朗普于美国时间22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已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原定25%的“对等关税”税率将下调至15%;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并放开大米等农产品市场。
-
日元或因选举结果承压 澳元兑多种货币面临回调风险
联邦银行(CBA)表示,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及其联盟在上议院选举中失去多数席位,引发市场对日本转向更为宽松的财政政策的担忧,进而可能导致日本国债收益率上升和日元贬值。
-
日本执政联盟丧失参议院过半数议席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21日获悉,截至目前的计票结果显示,在本次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中,在野党及无党派等方面已获得76个席位,加上48个非改选议席,合计已达到参议院半数席位(124席)。也就是说,由自民党及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已无法达到参议院过半议席。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韩国和日本征收25%的关税
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了致日本首相石破茂、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信件,宣布美国将自2025年8月1日起对所有日本和韩国输美产品征收25%的关税。
-
纳指收跌0.9% 日、韩公司股票走低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指跌0.94%,纳指跌0.92%,标普500指数跌0.79%。在美上市的日本、韩国公司股票走低,日产汽车跌超7%,丰田汽车跌近4%,韩国SK电信跌超7%,LG Display跌超8%。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特斯拉跌超6%,苹果、谷歌跌超1%。
-
特朗普威胁加征更高关税 石破茂回应:将坚定捍卫国家利益
据CCTV国际时讯消息,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1日威胁对日本征收更高关税,日本首相石破茂7月2日在就即将举行的参议院选举进行的党首讨论会上回应称,“与其加征关税,不如通过贸易来维护国家利益。”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
- 银行股稳中整理 军工与周期性板块接力走强 澳股大盘再创历史新高
-
- 【7.28】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7.3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7.30】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7.29】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特朗普计划实施15%至20%统一关税 对澳关税或翻倍
-
- 2026财年指引大幅低于预期 铀矿股Boss Energy (ASX:BOE)周一股价放量暴跌逾四成
-
- 【8.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矿企Fortescue创始人发表主题文章 强调中澳成为气候盟友符合澳大利亚国家利益
-
- 汇丰银行全球战略调整再迈新步伐 计划抛售澳洲零售银行业务
-
- 澳交所小盘锂矿股7月集体飙升见证情绪复苏 锂市场波动中隐现触底行情
-
- Bubs Australia(ASX:BUB)任命乔·库特(Joe Coote)为新任首席执行官
-
- 两华男涉主谋诈骗洗钱案在悉尼赌场被捕
-
- Boss Energy 股价放量暴跌逾四成2026财年指引大幅低于预期
-
- Compumedics与其中国长期合作伙伴签署2440万澳元分销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