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做空澳洲医疗股 美股或为前车之鉴
2016-06-01 09:21:48
来源:
编辑:O. Chen 文章类型:原创
优质投资标的匮乏的基金经理们正在吹高澳洲医疗保健行业股票的估值,当价格下跌,投资收入增速减缓,这些重仓医疗保健股的基金将遭受冲击。
目前在业内讨论中,美国医疗股估值泡沫破灭是澳洲医疗股的前车之鉴,还是不同市场生态下的反比对照,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过去一年里,S&P/ASX 200医疗保健股上升了15%,而S&P500医疗保健行业指数仅上涨5%,NASDAQ生物科技指数下降14%,澳洲医疗保健股也跑赢了美国同业。悉尼对冲基金Watermark的分析师Cameron认为,澳洲医疗保健行业的泡沫正在形成。他表示,只能投资澳洲本地股票的投资者忽略了美国医疗保健股价值大幅下滑的事实,导致其下跌的因素也会影响澳洲本地的股票。
对冲基金做空本土 海外“捡漏”
Watermark在医疗保健行业的持仓(包括多头和空头)占旗下在管资金10亿澳元的15%左右,包括杠杆投资。该基金可以投澳洲本地市场,也有资格投资海外市场。它持有的医疗保健行业股票一半以上都不在澳洲本土。
Watermark目前净做空澳洲医疗保健股,这就意味着,一旦澳洲医疗保健股股价下跌,即可获利。Cameron认为,与海外同业相比,大部分澳洲医疗保健股的估值已经高到极限。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与此同时,Watermark基金正借趁前段时间的市场下行,在海外挑选被低估的价值股,包括海外大型制药公司和成熟的生物技术和医疗设备公司,这些公司的股价已经大幅回调。
美国大型医疗保健公司最近季度财报显示,运营收入增长放缓,这主要是由于医疗保健行业的出资方,包括政府、私人健康保险公司及病人,试图控制预算导致行业价格下降压力陡增。
这一趋势,以及制药公司面临控制高成本药品的政治压力,已经拖累了美国医疗保健股的估值。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去年9月份通过推特发声,将设法阻止制药公司寻求暴利,随即引发人们对生物科技股的抛售热潮。
对冲基金:药价承压冲销人口红利
Cameron认为,医疗保健行业有关价格的争论空前高涨,风险不容忽视。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虽然近期澳洲医疗保健股价飙涨,但Cameron认为,CSL、Mayne制药,以及其他生物技术类公司都面临同样的风险。早前曾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表示,医疗保健股之所以受宠,是受益于老龄化人口增多等人口统计学变化,但药品价格下降会抵消掉人口红利带来的利好。
许多澳洲医疗保健股收益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北美,比如CSL(47%)、助听器公司科利耳Cochlear (46%来自美洲国家)以及Sonic Healthcare (22%)。不过Cameron指出,价格承压是一个全球性趋势。
这些公司在美国市场都有业务,可以带来美元收入,汇率本身也会带来盈利。但Cameron辩称,汇率优势已经在股价中体现,Watermark仍看跌澳元兑美元汇率,称汇率利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发挥殆尽。
以市盈率为参考,Cameron说,澳洲医疗保健指数比S&P500指数贵65%左右。他指出,大型公司如血浆产品制造商CSL、助听器设备制造商Cochlear,股价要高于同业公司很多。
做多者:健康概念股 值得长期拥有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澳洲道德投资基金Australian Ethical fund的基金经理安迪·格瑞斯(Andy Gracey)持有科利耳的股份,尽管承认32倍市盈率比较昂贵,但他认为,这只股票值得持有。在回应政府试图打压助听器价格的讨论时,他表示,科利耳是一家优秀的公司,通过服务失聪人士,能够为社会节省大量开支。
格瑞斯还持有另一家医疗器械制造商瑞思迈ResMed,这家公司市盈率约21倍,高于美国医疗保健股平均17至18倍的市盈率,但低于24倍左右的澳洲医疗保健股,并在价格下行时表现出良好抗压能力。
他认为,这些公司长期运营在价格敏感环境下,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在不利环境中胜出。
Hyperion资产管理公司的乔尔·格雷(Joel Gray),持有Cochlear、私立医院提供商Ramsay Health Care和Healthscope的股权,他表示,估值高对长期投资者不是问题。长期投资者看重的是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只要是优质企业,短期市盈率高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持有公司能否得到足够的、有吸引力的回报。
以他持有的上述股票为例,三家公司商业模式资本回报率均较高,与同业其它公司相比,他们具有持续比较优势。
然而,在对冲基金Watermark看来,澳洲市场还有另一层因素在作用。
Cameron认为,支撑澳洲医疗保健行业高估值的一个因素是,成熟工业股鲜有强劲增长,而银行和采矿业增长面临挑战。对于做多的基金经理们来说,他们长期的战略选择其实很少。而大量资金做多医疗保健股票的结果只能产生高估值。
目前在业内讨论中,美国医疗股估值泡沫破灭是澳洲医疗股的前车之鉴,还是不同市场生态下的反比对照,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过去一年里,S&P/ASX 200医疗保健股上升了15%,而S&P500医疗保健行业指数仅上涨5%,NASDAQ生物科技指数下降14%,澳洲医疗保健股也跑赢了美国同业。悉尼对冲基金Watermark的分析师Cameron认为,澳洲医疗保健行业的泡沫正在形成。他表示,只能投资澳洲本地股票的投资者忽略了美国医疗保健股价值大幅下滑的事实,导致其下跌的因素也会影响澳洲本地的股票。
对冲基金做空本土 海外“捡漏”
Watermark在医疗保健行业的持仓(包括多头和空头)占旗下在管资金10亿澳元的15%左右,包括杠杆投资。该基金可以投澳洲本地市场,也有资格投资海外市场。它持有的医疗保健行业股票一半以上都不在澳洲本土。
Watermark目前净做空澳洲医疗保健股,这就意味着,一旦澳洲医疗保健股股价下跌,即可获利。Cameron认为,与海外同业相比,大部分澳洲医疗保健股的估值已经高到极限。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与此同时,Watermark基金正借趁前段时间的市场下行,在海外挑选被低估的价值股,包括海外大型制药公司和成熟的生物技术和医疗设备公司,这些公司的股价已经大幅回调。
美国大型医疗保健公司最近季度财报显示,运营收入增长放缓,这主要是由于医疗保健行业的出资方,包括政府、私人健康保险公司及病人,试图控制预算导致行业价格下降压力陡增。
这一趋势,以及制药公司面临控制高成本药品的政治压力,已经拖累了美国医疗保健股的估值。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去年9月份通过推特发声,将设法阻止制药公司寻求暴利,随即引发人们对生物科技股的抛售热潮。
对冲基金:药价承压冲销人口红利
Cameron认为,医疗保健行业有关价格的争论空前高涨,风险不容忽视。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虽然近期澳洲医疗保健股价飙涨,但Cameron认为,CSL、Mayne制药,以及其他生物技术类公司都面临同样的风险。早前曾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表示,医疗保健股之所以受宠,是受益于老龄化人口增多等人口统计学变化,但药品价格下降会抵消掉人口红利带来的利好。
许多澳洲医疗保健股收益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北美,比如CSL(47%)、助听器公司科利耳Cochlear (46%来自美洲国家)以及Sonic Healthcare (22%)。不过Cameron指出,价格承压是一个全球性趋势。
这些公司在美国市场都有业务,可以带来美元收入,汇率本身也会带来盈利。但Cameron辩称,汇率优势已经在股价中体现,Watermark仍看跌澳元兑美元汇率,称汇率利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发挥殆尽。
以市盈率为参考,Cameron说,澳洲医疗保健指数比S&P500指数贵65%左右。他指出,大型公司如血浆产品制造商CSL、助听器设备制造商Cochlear,股价要高于同业公司很多。
做多者:健康概念股 值得长期拥有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澳洲道德投资基金Australian Ethical fund的基金经理安迪·格瑞斯(Andy Gracey)持有科利耳的股份,尽管承认32倍市盈率比较昂贵,但他认为,这只股票值得持有。在回应政府试图打压助听器价格的讨论时,他表示,科利耳是一家优秀的公司,通过服务失聪人士,能够为社会节省大量开支。
格瑞斯还持有另一家医疗器械制造商瑞思迈ResMed,这家公司市盈率约21倍,高于美国医疗保健股平均17至18倍的市盈率,但低于24倍左右的澳洲医疗保健股,并在价格下行时表现出良好抗压能力。
他认为,这些公司长期运营在价格敏感环境下,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在不利环境中胜出。
Hyperion资产管理公司的乔尔·格雷(Joel Gray),持有Cochlear、私立医院提供商Ramsay Health Care和Healthscope的股权,他表示,估值高对长期投资者不是问题。长期投资者看重的是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只要是优质企业,短期市盈率高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持有公司能否得到足够的、有吸引力的回报。
以他持有的上述股票为例,三家公司商业模式资本回报率均较高,与同业其它公司相比,他们具有持续比较优势。
然而,在对冲基金Watermark看来,澳洲市场还有另一层因素在作用。
Cameron认为,支撑澳洲医疗保健行业高估值的一个因素是,成熟工业股鲜有强劲增长,而银行和采矿业增长面临挑战。对于做多的基金经理们来说,他们长期的战略选择其实很少。而大量资金做多医疗保健股票的结果只能产生高估值。
截至2016年4月30日 Watermark旗下基金业绩表现:

来源:Watermark & 《澳华财经在线》
(郑重声明: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对本文保留全部著作权限,转发时请标注来源)
相关阅读
-
黄金期货价格高位回落约180美元 业界:对冲基金高抛低吸成沽空推手
过去7天,引发金价高位下跌的幕后推手是谁?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最新报告揭晓了谜底。
-
对冲基金看淡澳元 加大空头头寸
数据显示,在截至3月18日的一周内,对冲基金大幅增加了对澳元的空头头寸,进一步看空澳元的走势。净空头合约从前一周的-23,800增至-29,900,使杠杆基金和资产管理机构的总空头头寸从62亿澳元扩大至67亿澳元。
-
【3.25】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如果你的年总收入达到375,378澳元或更高,恭喜你,你是澳洲纳税人中收入最高的1%。如果你的家庭总收入超过531,652澳元,那么你的家庭收入将超过99%的澳洲家庭。
-
桥水基金与道富集团联合推出“全天候ETF” 持有澳洲股市和债市做空头寸
上周五,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与道富集团(State Street)联合推出了“全天候ETF”基金产品,以便散户投资者也能复制其投资策略。
-
高盛:DeepSeek崛起后 对冲基金暂停了对美国AI的押注
高盛发布报告称,随着中国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的强势崛起,对冲基金已开始观望美国本土培育的AI模式热潮是否能持续。
-
对冲基金传奇人物:将全力押注中国股票 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当地时间周四(9月26日),对冲基金传奇人物大卫·泰珀(David Tepper)表示,投资者应该相信美联储关于降息的说法,因为这家央行现在必须保持信誉。
-
“华尔街空神”发话:哈里斯税改方案或成金融终结者 经济衰退难逃!
美国亿万富豪、对冲基金经理约翰·保尔森(John Paulson)最新表示,如果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实施了提议的税收方案,金融市场将会崩溃,经济会陷入衰退。
-
知名对冲基金警告:英伟达股价已泡沫化 AI技术被过度炒作
据媒体报道,知名对冲基金埃利奥特管理公司(Elliott Management)告诉投资者,英伟达正处于“泡沫”之中,推动这家芯片巨头上涨的人工智能技术也被“过度炒作”了。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本周本月
-
- 工党大胜!成功连任的阿尔巴尼斯总理发表动情演讲:“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耀”
-
- 【5.5】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ACB News 时评|政策延续与结构升级:连任工党政府有望为澳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
- 医疗器械公司ImpediMed(ASX: IPD)Q3财季营收与ARR创新高 股价回探低位后放量反弹
-
- ANZ澳新银行:外部不确定性影响持续存在 澳洲经济增长前景面临挑战 降息窗口或提前打开
-
- 人民币升至六个月最高水平 澳元兑美元创今年新高
-
- Kharmagtai项目迈向关键决策阶段 Xanadu Mines (ASX: XAM)再迎重要窗口期 市场并购预期升温
-
- “小电驴”闯全球!每分钟有2.4辆电动车从这走向世界|这座城市有点东西
-
- Kharmagtai项目迈向关键决策阶段 Xanadu Mines (ASX: XAM)再迎重要窗口期 市场并购预期升温
-
- 【4.8】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医疗器械公司ImpediMed(ASX: IPD)Q3财季营收与ARR创新高 股价回探低位后放量反弹
-
- ImpediMed (ASX: IPD) Reports Record Q3 Performance; Commercial Momentum Builds and Shares Rebound
-
- 股价单日飙升近1倍!Andromeda突破性生产4N级高纯氧化铝(HPA)Great White项目再迎估值催化
-
- 上市公司加速“发钱”,资本市场奔赴“双赢”
-
- 澳洲房价再创历史新高 有望加速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