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将推16万元车型?在华销量罕见大跌!对冲基金清仓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新能源车的“价格屠夫”可能又要在车市场掀起腥风血雨,14日,市场传出消息称,特斯拉中国正在研发一款面向大众市场的更便宜的特斯拉,预计零售价为16万元人民币(2.5万美元)。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认为,特斯拉未来的盈利模式已经非常确定,把硬件价格做得很低,基本上能以成本价卖,更多通过后端软件市场来收费,实现盈利,所以从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特斯拉价格一直在往下打。从竞争格局看,特斯拉降价短期更多影响的是新造车势力的中端市场,包括国内做到10-20万这个价格带的某些新造车势力,可能接下来一段时间日子会过得相对难受。
随后特斯拉进行了辟谣,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特斯拉中国将推出16万元车型
据 IT之家消息,特斯拉中国总裁朱晓彤在接受采访时证实,该公司正在研发一款面向大众市场的更便宜的特斯拉,预计零售价为16万元人民币(2.5万美元)。
这款车预计是一款掀背车,将针对中国市场进行本土化设计,但将在全球范围内销售。
埃隆-马斯克早前曾表示:“这将是一件超级酷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去做……就是尝试在中国设计一款原创汽车,供全球消费。我认为这将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据了解到,这款汽车将在中国设计和制造,这是特斯拉的第一次。“车辆设计、车辆工程、车辆开发和车辆测试,”朱晓彤说,都将在新工厂进行,“我们现在预计它将在今年年中投入使用,”朱晓彤指出,“它有20多个专业实验室。我们将提供非常好的条件,方便我们的研发工程师向我们的终极目标努力。这个终极目标在很多公开场合都有提及。未来,我们希望在中国设计、研发、生产出一款原创车型。在这里生产,销往全世界。这个研发中心就是目标的起点。”
特斯拉回应推出16万元更便宜车型:
不实猜测,采访未提及
据澎湃新闻报道,2月14日,特斯拉方面回应称,关于网络上出现的“特斯拉大中华区总裁朱晓彤日前在采访中证实将推出16万元更便宜车型”相关内容为不实猜测,采访过程中未曾提及该信息,具体信息还请以官方渠道为准。
特斯拉推出售价更低车型的具体时间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去年9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特斯拉电池日上宣布,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制造出售价2.5万美元的配备新电池的纯电动汽车。
正是因为上述消息的宣布,市场普遍猜测更便宜的国产特斯拉车型的售价为16万元,关于该车型推出时间的预测消息也层出不穷。
今年1月有媒体曾报道,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一期)第二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中。该报告书显示,该项目新增纯电动汽车整车冲压、涂装、焊装和总装等生产工艺。项目建成后,将新增Model 3、Model Y车型及相关衍生车型生产能力。
当时即有猜测称环评报告中的衍生车型为售价16万元车型,不过特斯拉方面回应媒体称该消息不实。
特斯拉在华销量罕见大跌!
还遭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清仓!
近期,特斯拉频现质量问题,2月12日,德国汽车管理局宣布,因成型不良,特斯拉须在全球召回约1.23万辆Model X。
KBA表示,涉及召回的车辆包含2015年至2016年生产的Model X,这些车辆的车身结构部分模块有脱落的风险。
事实上,这并非特斯拉第一次开展汽车召回工作。
在此之前,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要求特斯拉召回部分Model S和Model X车型,共计15.8万辆。在美国监管机构的压力下,特斯拉宣布召回近13.5万辆存在触摸屏问题的车辆。
统计发现,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也曾召回2016年3月16日至2016年10月1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Model X系列汽车,共计4053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受影响的车辆主要系2015年和2016年生产的Model X、Model S系列车型。
数据显示,特斯拉1月在国内市场共交付15484辆新车,环比暴跌35%。
据多家媒体综合报道,特斯拉1月在国内市场共交付15484辆新车。虽然同比增长,但相较于去年12月份的23804辆减少了8320辆,环比暴跌35%。
其中,明星车型Mdoel 3 1月交付了13843辆,环比大跌42%,无疑反映了特斯拉品牌在华增速放缓。
有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出口量大和Model Y的产能增长缓慢等原因。也有分析认为,可能受到全芯片紧缺的影响,甚至可能与特斯拉近期遭遇的一系列“负面”新闻有关。
近期,特斯拉异常加速、充电后车辆异常、电池起火等问题被频繁曝出。
2月12日,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向美国证监会提交的13F报告显示,去年四季度清仓特斯拉,建仓做多摩根大通,减持SPDR Gold Shares,SPDR S&P 500 ETF Trust为其第一大持仓股;在十大重仓标的中,阿里巴巴获增持,持仓规模环比增长19%,排名第6位,此前排名第4位。
而凭借重仓押注特斯拉、一年狂赚190%的“女版巴菲特”CathieWood近期在CNBC的采访中,全面阐述了长期看好特斯拉的三个理由,分别是电池成本、人工智能芯片和自动驾驶数据。
CathieWood认为,特斯拉正在沿着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成本曲线前行,特斯拉拥有更高效的电池,成本也在不断降低。Cathie Wood预测,特斯拉将成为自动驾驶的主导者,目前特斯拉现有的近70万辆汽车已经在收集数据,并且已拥有100亿英里到120亿英里的真实世界驾驶数据。
身家超1900亿美元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夺回全球首富宝座
北京时间2月14日,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显示,贝佐斯个人净资产升至1908亿美元,超过马斯克,重返全球首富宝座。而马斯克身家已跌至1772亿美元,位居福布斯实时富豪榜第2名。 网友:丝毫不影响我的排名。
原标题:炸锅!特斯拉将推16万元车型?在华销量罕见大跌!还遭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清仓 马斯克的世界首富也丢了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相关阅读
-
特斯拉Q2营收净利双降 马斯克:系好安全带 未来几个季度很难
7月24日,电动汽车企业特斯拉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特斯拉第二季度营收为224.9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55.00亿美元下降12%。
-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特斯拉跌超8%
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道指跌0.7%,纳指涨0.18%,标普500指数涨0.07%,热门科技股涨跌不一,特斯拉跌超8%,英伟达、微软、亚马逊、博通涨超1%。
-
特斯拉第二季度净利润11.72亿美元 同比减少16%
特斯拉第二季度营收225.0亿美元,同比减少12%,预估226.4亿美元,第二季度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减少16%,市场预期为11.36亿美元。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0.40美元,上年同期0.52美元,预估0.42美元。
-
特斯拉全球首家超级充电站餐厅落地洛杉矶 人形机器人Optimus首次上岗服务
本地时间2025年7月21日,特斯拉宣布其全球首家超级充电站餐厅(Supercharger Diner)在美国洛杉矶正式开业。餐厅设有超过250个座位,7X24小时运营,为顾客提供美食、娱乐与充电服务的全新综合体验。现场配备80个V4超级充电桩,专为特斯拉车主打造高效便捷的充电环境。
-
【7.23】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澳大利亚小型企业贷款机构Banjo Loans的数据显示,在RBA澳储行近期发布维持现金利率在3.85%的决议后,中小企业正在推迟投资决策。
-
面临关键市场停业威胁 特斯拉需证明未过分吹嘘自动驾驶功能
从周一开始,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将与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展开为期五天的法庭对峙,激辩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夸大Autopilot和FSD自动驾驶技术的能力并误导消费者。
-
特斯拉的下一个麻烦:即将错过年度股东大会法定截止日期
美股市场正在上演一出相当罕见的景象:市值超过900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特斯拉,即将错过召开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定期限。根据特斯拉注册地得克萨斯州的法律规定,企业召开年度股东大会的间隔不得超过13个月。对于特斯拉而言,最终期限就是本周日(7月13日)。
-
特斯拉暴跌后“木头姐”仍力挺:至少马斯克淡出白宫事务了
埃隆·马斯克的长期支持者、知名投资人“木头姐”凯茜·伍德(Cathie Wood)最新表示,她继续力挺这位特斯拉CEO。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
- 【8.4】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Boss Energy 股价放量暴跌逾四成2026财年指引大幅低于预期
-
- 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额和出口量均上升 中国市场为其主要增长动力
-
- 与香港股东交易终止 Star Entertainment生存危机加剧
-
- 重卡换电第一股Janus Electric(ASX:JNS)季报观察:下季度工时被全部预订 确立800台重卡市占目标 商业化拓展蓄势而发
-
- 【异动股】Electro Optic Systems (ASX:EOS) 季报速递:现金储备增至1.3亿澳元 军工订单还将显著攀升
-
- 澳交所小盘锂矿股7月集体飙升见证情绪复苏 锂市场波动中隐现触底行情
-
- 澳洲增长型养老基金Top-10排行榜出炉 最高年回报率近13%
-
- 布里斯班房价中值或在10个月内突破百万澳元关口
-
- 【7.29】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四年来首次 澳大利亚各首府城市房价全线上涨
-
-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在悉尼举行
-
- 重卡换电第一股Janus Electric(ASX:JNS)季报观察:下季度工时被全部预订 确立800台重卡市占目标 商业化拓展蓄势而发
-
- 澳洲警方破获跨国“祈福骗局” 专盯中国老年女性 涉案金额超300万澳元
-
- 与香港股东交易终止 Star Entertainment生存危机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