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观察|供销社“回归”?
中新网11月4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近日,供销社成为热门话题。人们争相讨论之余,在资本市场上,供销社概念也持续走强。在多地已淡出人们视野的供销社,为何会突然受到关注?
资料图:山东烟台一家充满20世纪80年代怀旧风的老式“供销社”商店。 王娇妮 摄
供销社的“前世今生”
近期,湖北日报报道称,湖北省实施“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21年底,湖北省基层社总数达1373个,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
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曾提到,供销合作社全系统2021年销售总额创历史新高,达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
伴随一系列数据受到关注,“供销社”这个已经淡出人们记忆很久的名词,最近又重新热了起来。
有年轻人疑惑,供销社是什么样的?
“过去要凭粮票、布票等去供销社买东西,柜台上主要是百姓日常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油、盐、火柴、花布、手电筒等等。”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郑杰(化名)至今仍能清晰记起在供销社买东西的场景,她告诉中新财经记者,当时在农村地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供销社。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官网的介绍信息显示,合作社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把发展合作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方面,切实给予引导、支持和推动。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7年,供销合作社在全国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用于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组织农村商品流通等。1958年以后,供销合作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时期,与国营商业两次合并,后又两次分开。
“供销社在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发挥作用很大。”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对记者表示,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农村中的主要商品都是供销社提供的。
资料图:“辉石埠供销店”商店内保留着老式台秤、老算盘、老式木板宣传画等物品。 王娇妮 摄
供销社为何会淡出人们视野?
曾经担当重要角色的供销社,为何会慢慢从人们生活中淡出?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商品流通的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供销社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主要的商品流通渠道,但处于开放的市场竞争中时,发展就遇到了一些挫折,规模逐步萎缩。”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记者。
不过,供销社系统其实一直都存在,并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1982年,在机构改革中,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三次与商业部合并,但保留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牌子,设立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保留了省以下供销合作社的独立组织系统。
进入90年代,供销合作社又进一步探索向综合性农业服务组织发展的新路子。
1995年,考虑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恢复成立。1999年,供销合作社的工作重点转向了扭亏增盈。2000年全系统扭亏为盈,当年系统汇总实现利润13.77亿元。2001年,情况进一步好转,汇总实现利润16.39亿元,2002年达到28.6亿元。
而到了2021年,全系统实现农产品销售额27591亿元、日用品销售额149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3%和17.1%,进一步畅通了农产品上行、日用品下行双向通道。
多地为何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供销社在多地基层的覆盖率有明显提升。
例如,除了前述提到的湖北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宁夏乡镇供销合作社覆盖率由2017年的56%提升至目前的92.7%;2021年,重庆市农村综合服务社已增至612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76%。
那么,为什么近年来多地要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非常重视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中央多次指示,要发挥供销合作社应有的作用。”李国祥称,但多地供销社发展并不平衡,有地方供销社一直在发挥作用,但也有很多地方基层社萎缩得非常厉害。
湖北日报报道中也提到,因历史原因,在上一轮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后,基层社一度陷入低迷困境。2014年,湖北省基层社数量仅696个,比最多的1984年1800个减少61%。
2015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发布,提出要按照强化合作、农民参与、为农服务的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社改造,逐步办成规范的、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合作社,实现农民得实惠、基层社得发展的双赢。
此后,官方亦多次提及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还提到,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
在孔祥智看来,近年来多地恢复重建基层供销合作社,正是响应政策要求。
资料图:名为“辉石埠供销店”的商店,至今保持着原来的模样。 孙睿姣 摄
供销社将起到什么作用?
面对多地恢复重建基层供销合作社,有人担心,会不会形成垄断?
对此,孔祥智分析道:“供销社不管是重建还是运作,都是在市场经济整个大背景下进行的。至于有人说会形成垄断,那就更不可能了,这完全是市场化的。”
他认为,多地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主要是为了给农民更好地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
孔祥智提到,多地重建基层供销社,生产服务多会依托当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将其纳入到供销社系统,通过给它们提供支持,以保证农资质量。
“生活服务则主要依托农民办的超市。”孔祥智表示,现在很多农村超市会存在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将这些超市纳入到供销社系统,可以给它们提供基础设施、商品服务等,来保证货源。
据媒体报道,湖北基层社恢复重建以来,基层社已经从传统、单一的日用品、农资经营,向构建综合性、规模化、现代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转变。土地托管、统防统治、收储加工、配方施肥、电子商务、农村合作金融已成为基层社为农服务的主攻方向。(完)
责任编辑:刘欢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阅读
-
中国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动态更新)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5月7日(星期三)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
“关税墙”挡不住“中国购”,美国人“打飞的”来华购物丨国际识局
中新网5月3日电(记者 魏晨曦)“不少美国消费者拖着空行李箱来到中国,直到塞得满满当当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一名美国消费者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道。
-
(寻味中华丨非遗)中国木拱廊桥凌空演绎“承重之美”
不到二十根比小臂还细的木棒,花几分钟拼接成一座木拱桥,最多可承载五个成年人的重量。正值“五一”假期,在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胡淼和儿子胡俊峰每次展示这项技艺,总是能让围观的游客直呼“不可思议”。
-
“小电驴”闯全球!每分钟有2.4辆电动车从这走向世界|这座城市有点东西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中新社国是直通车推出原创策划栏目“这座城市有点东西”,与读者们一起,挖掘各个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亮点和故事,探寻城市建设创新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和案例,以期为各地以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
【5.2】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澳大利亚统计局(ABS)周五发布的经季节调整后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澳洲零售额上升0.3%,延续了1月(+0.4%)和2月(+0.2%)的稳定增长态势。
-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经贸对话磋商情况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近期美方多次表示,正与中方就经贸问题进行谈判,并会达成协议,请问商务部对此有没有进一步的消息和评论?
-
特朗普执政百日支持率创80年来新低!前白宫官员:美国人最想念的将是中国产品
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大范围滥施关税政策,破坏全球贸易体系的同时,也在严重伤害美国经济。多家美国媒体近日接连警告,美国国内消费品价格上涨只是时间问题。《纽约时报》更是在报道中直言,“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中国产品的美国家庭”。
-
澳洲葡萄酒对华出口重返10亿澳元大关 美国市场承压前景不明
在中国政府取消对澳洲葡萄酒的惩罚性关税一年之后,澳洲葡萄酒出口迎来强劲反弹。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Wine Australia)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一年内,澳洲对华葡萄酒出口总额为10.3亿澳元,较上年激增10.1亿澳元,重返10亿澳元大关。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
- 【5.5】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5.6】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工党大胜!成功连任的阿尔巴尼斯总理发表动情演讲:“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耀”
-
- 国民银行预测澳储行将降息50个基点 最终利率目标为2.60%
-
- ACB News 时评|政策延续与结构升级:连任工党政府有望为澳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
- 苦日子快过去了?ANZ预测澳洲年内三次降息 GDP与通胀展望下调但仍具韧性
-
- 【5.7】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医疗器械公司ImpediMed(ASX: IPD)Q3财季营收与ARR创新高 股价回探低位后放量反弹
-
- 医疗器械公司ImpediMed(ASX: IPD)Q3财季营收与ARR创新高 股价回探低位后放量反弹
-
- 人民币升至六个月最高水平 澳元兑美元创今年新高
-
- ANZ澳新银行:外部不确定性影响持续存在 澳洲经济增长前景面临挑战 降息窗口或提前打开
-
- Kharmagtai项目迈向关键决策阶段 Xanadu Mines (ASX: XAM)再迎重要窗口期 市场并购预期升温
-
- 国民银行预测澳储行将降息50个基点 最终利率目标为2.60%
-
- Kharmagtai项目迈向关键决策阶段 Xanadu Mines (ASX: XAM)再迎重要窗口期 市场并购预期升温
-
- 降息预期提振买家信心 澳洲房产拍卖清盘率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