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学者:对美国唯命是从的澳大利亚也难逃“美国优先”大棒砸下
导读
澳大利亚长期讨好美国,希望以此免受“美国优先”政策冲击,一边继续享受美国的安全保护,一边维持正常的澳中、澳美贸易关系。但近期特朗普的一系列离谱言行表明,这种期望可能只是幻想。澳大利亚在贸易和军事上愈发受美国裹挟,在中美之间“走钢丝”的难度越来越大。澳大利亚应放弃跟随策略,独立自主地发挥地区问题斡旋者角色,平衡好对华经贸关系,共同维护区域繁荣稳定。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戴若·顾比
(Daryl Guppy)
国际金融技术分析专家
澳中工商业委员会前董事会成员
长期以来,澳大利亚一直在逢迎美国,这让一些人认为,澳大利亚不会受特朗普新政府“美国优先”关税政策的影响,甚至澳中贸易关系可能也不会受到影响。
这种观点的依据是,在特朗普首届任期内,澳大利亚就曾成功躲过了关税,人们因而认为,这次澳大利亚也能一样幸运。这背后的逻辑是:只要自身不受影响,澳大利亚便会采取以邻为壑的策略,全然不顾对他国造成的损害。
第二次成功当选美国总统让特朗普的自信心极度膨胀,他妄图“收回”巴拿马运河,买下格陵兰岛,想仅靠跟相关领导人握握手就解决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还要驱逐成千上万名已经在美国安家的移民。随着特朗普政策意向声明一个比一个离谱,那种认为澳大利亚因为过去长期唯美国马首是瞻,所以能免受美国关税和制裁直接冲击的观点,愈发显得站不住脚。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澳大利亚的态度以及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从两方面影响着澳中关系。
首当其冲的便是贸易关系。特朗普的制裁举措让澳中两国企业的贸易交流变得困难重重。以澳大利亚稀土产业为例,这个产业本身就是在中国的投资和技术支持下才发展起来的,在美方制裁之下,许多有中资背景的澳大利亚企业被美国市场拒之门外,无法向美国销售产品。
美国的制裁还扭曲了投资与资本配置。澳大利亚的市场环境本就对中国投资不利,制裁将增添更多阻碍,这无疑不利于澳中贸易关系的正常化。
高额关税干扰了全球贸易的自由流动,更多商品将流向低关税国家,导致这些国家市场商品泛滥。虽说这对消费者有利,但却会给当地产业带来负面影响,进而促使关税壁垒进一步加剧,还可能被政治势力利用,煽动种族主义情绪。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第二个影响源于“美国优先”政策,其影响范围远不止贸易关系。该政策的核心是美国例外主义,其外在表现就是美国的军事和政治霸权。美国试图按照自己的形象来塑造世界,并自认为是这个世界的领导者。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美国当然事事都要“优先”。这一理念贯穿于美国的军事和国防政策,推动着区域大国间的竞争态势。
在澳大利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的推动下,澳大利亚已从之前的与美军的浅层合作,逐渐走向与美军及其指挥体系深度融合。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基廷、前外长鲍勃·卡尔等众多领导人均对澳大利亚允许美国轰炸机和军队驻扎的行为表示了谴责,称此举无异于拱手让渡主权。
他们指出,澳美军事一体化程度过高,澳大利亚在地区军事行动决策上已丧失主权,实际上沦为美国的军事驻地。澳大利亚对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 (AUKUS) 及其进攻性潜艇武器项目的投入,更是表明其甘愿为美国的强硬政策提供助力。
若特朗普新政府在南海、台海的挑衅行动继续或进一步升级,澳大利亚政府内部支持并追随相关行动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大。
贸易与军事构成了澳大利亚面临的两难困境,左右着澳中关系的走向。如果说过去几年,澳大利亚政府尚能艰难维持平衡的话,那么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将让维持平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近年来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积极参与并支持区域合作机制,为澳大利亚拓展合作、缓和大国竞争提供了契机。
澳大利亚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太平洋岛国论坛,还是东盟的座上宾,本有机会扮演地区斡旋者与赋能者的角色。澳大利亚自以为已经在发挥这样的作用,但其实并没有——它对美国唯命是从,对美国议程不加批判地接纳,致使其在这些区域机制中的影响力大打折扣。要恢复影响力并非易事,但也并非毫无可能。
澳大利亚若想在缓和区域大国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在行动还为时未晚。不过,这需要澳大利亚对澳美关系转变态度,因为在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的背景下,澳美关系的走向将给澳中关系带来更大压力。
澳大利亚的经济繁荣高度依赖对华贸易,与此同时却又在不断迎合美国的贸易和军事议程,比如代价高昂的AUKUS核潜艇合作项目。与往届美国政府相比,特朗普新政府的强硬姿态将在更大程度上考验澳大利亚在经济与军事这两方面的抉择。
总体而言,澳大利亚长期迎合美国政策目标,甚至时常罔顾国际法,这表明其在缓和大国竞争方面将面临更大阻碍。在特朗普新政府时期,面对日益激烈的大国竞争,澳大利亚要深化与中国的合作,就必须拿出十足的勇气与诚意。而中国不仅要继续与澳大利亚携手推进务实合作,还要在整个地区层面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共同发展。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Test of resolve"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栾瑞英
编辑:张钊
实习生陆添玥亦有贡献

文章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相关阅读

-
澳大利亚10月CPI 年涨幅升至3.8% 房价上涨为通胀重要推手
澳大利亚统计局(ABS)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 10 月年度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3.8%,较 9 月的 3.6% 小幅上升。

-
澳大利亚首份完整月度CPI数据今日发布 ABS通胀统计全面转型
据澳大利亚统计局(ABS)消息,首份完整的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于近日发布,这标志着澳大利亚正式从季度 CPI 向全面月度 CPI 过渡。

-
Gina Rinehart批评资源巨头过度投入减排 质疑损害股东价值
据澳大利亚本地媒体报道,澳大利亚矿业巨头、汉考克勘探执行主席 Gina Rinehart 近日公开点名批评全球资源企业在推进净零排放政策上的投入过度,认为相关支出正以牺牲股东价值为代价。她特别提到力拓(Rio Tinto)和必和必拓(BHP)等行业龙头,指其在生产率停滞不前的背景下仍持续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减排。

-
澳大利亚9月工资总额创季节性新高 年增长放缓至5.3% 四季度薪酬有望维持在全年月度平均值之上
澳大利亚统计局(ABS)周三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2025年9月全澳雇主支付的工资总额达 1088亿澳元,比2024年9月同期薪酬支付额增长了 5.3%,创下季节性新高。

-
行业声音:澳能源行业高管支持澳大利亚不应放弃净零排放目标
根据一项澳大利亚能源委员会(AEC)对澳大利亚主要能源企业的调查,尽管预计行业将在能源转型建设方面面临巨大成本,许多行业领导人仍支持澳大利亚不应放弃净零排放目标。

-
澳大利亚10月失业率降至4.3% 10月全澳失业人数减少约17,000人 就业人数增加约42,000人
澳大利亚统计局(ABS)11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0月经季节调整后的失业率下降至4.3%,较9月的4.5%回落,与更早的6月至8月的失业率水平一致。

-
【11.5】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据澳大利亚贸易和旅游部声明,该部部长唐方睿已率澳大利亚企业代表团赴上海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据悉,此次参加进博会的澳大利亚企业达256家,创下历史新高。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日开幕 澳大利亚品牌馆携180余家企业亮相上海
由中国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和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将于2025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盛大举办。
免责声明:本网站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不构成投资或财务建议。虽力求准确与完整,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时效性。投资有风险,决策前请咨询专业独立顾问。使用本网站即视为接受本免责声明。
热门点击
-
- 【11.26】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11.27】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11.25】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11.24】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澳股回调的威胁是否正在消退? 高盛圈定13只便宜股低吸机会
-
- 担心中国投资者违反澳财长撤资令 稀土公司Northern Minerals(ASX:NTU)申请推迟召开股东年会
-
- 担心中国投资者违反澳财长撤资令 稀土公司Northern Minerals(ASX:NTU)申请推迟召开股东年会
-
- 【异动股】医学AI软件公司Enlitic (ASX:ENL)与飞利浦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
-
- 利率预期风向扭转:2026年澳大利亚或迎两年多来首次加息
-
- 澳大利亚10月CPI 年涨幅升至3.8% 房价上涨为通胀重要推手
-
- 高管急于套现?DroneShield承认误发公告两小时内CEO正在抛售股份
-
- 【异动股】澳最大私立医院集团Ramsay Health Care(ASX:RHC) 收益复苏 股价强力回弹
-
- 【异动股】澳洲最大杏仁生产商Select Harvests (ASX:SHV)利润额飙升逾80%
-
- CSL暴跌之余澳洲大型蓝筹股投资基金遭受重创
-
- 澳大利亚首份完整月度CPI数据今日发布 ABS通胀统计全面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