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角硫因引爆A股,千亿新赛道,华熙生物领跑生物合成新蓝海
近期,A股市场掀起一场由麦角硫因引发的资本狂潮。首先是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因亲自代言麦角硫因胶囊成功出圈,科伦药业子公司川宁生物因量产麦角硫因原料并高调布局抗衰老赛道,股价单日飙升20%,由此带动美容护理板块(如丽人丽妆、若羽臣)及合成生物龙头华熙生物同步跟涨,多只概念股单日成交额突破10亿元。
这场热潮不仅折射出市场对新兴抗衰老产业的狂热期待,更揭示了合成生物学技术改写产业格局的潜力。麦角硫因,这一曾默默无闻的天然抗氧化剂,正从实验室走向资本风口,成为撬动千亿级健康消费市场的“新支点”。它的爆发,既源于消费者对“冻龄”需求的激增,也离不开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的双重助推。而在这场产业变革中,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能抢占未来十年的黄金赛道。
麦角硫因:抗衰赛道的“硬核科技”
麦角硫因(Ergothioneine)是一种天然硫氨基酸,最早发现于麦角菌中,人体无法自主合成,需通过食物(如蘑菇、动物肝脏)或补剂摄取。其核心价值在于超强抗氧化能力,其清除自由基效率是维生素E的6000倍,且能穿透线粒体膜,直接保护细胞DNA免受氧化损伤。这一特性使其成为抗衰老领域的“明星分子”。近年来,随着全球老龄化加速,抗衰需求从医疗领域向日常消费渗透,麦角硫因的应用场景迅速扩展。
麦角硫因市场的爆发并非偶然。一方面,合成生物学技术的突破大幅降低了麦角硫因的生产成本。据《日用化学品科学》文章显示,基于合成生物学方法生产的麦角硫因,具有合成效率高、选择性好、纯度高、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据称可以达到80%以上的收率与99.9%以上的纯度,而且价格仅为市场价的三分之一。行业中,华熙生物、中科欣扬、仅三生物、 和晨生物均实现了合成生物麦角硫因的量产。另一方面,政策合规性也为行业注入强心剂。
2024年,麦角硫因获FDA GRAS认证,国家卫健委受理其作为新食品原料申请,预计2026年获批后将进一步加速企业布局和释放产能。这意味着它即将从专业医疗领域走向大众消费市场。在技术、政策与需求的三重驱动下,麦角硫因迅速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
行业图谱:麦角硫因千亿蓝海下的资本博弈
麦角硫因产业链的崛起,重构了传统健康产业的竞争格局。根据天猫国际联合权威机构发布的《第四餐营养抗衰白皮书》显示,全球抗衰老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突破6000亿美元,其中以麦角硫因为代表的口服美容成分正以高速增长重塑市场格局。
从上游原料生产到下游终端应用,每个环节都暗藏机遇。在原料端,华熙生物通过微生物发酵平台,将麦角硫因纯度提升至99%,而川宁生物则依托化学合成与生物发酵结合的技术路线实现快速量产。中游企业如仙乐健康、蓝晓科技,则通过制剂技术将原料转化为胶囊、口服液等产品,连接起医药与美妆双赛道。下游应用中,雅诗兰黛、珀莱雅等国际品牌纷纷推出含麦角硫因的抗衰精华,终端产品溢价率高达300%;科伦药业推出的胶囊单品定价1499元/60粒,瞄准高端消费市场。
资本市场的热度更催生了多元化的投资逻辑。川宁生物凭借原料端的成本优势,股价单日飙升20%;若羽臣通过定制化口服美容品切入女性市场,股价连续涨停;华熙生物则依托全产业链布局,成为资本市场的“风向标”。政策层面同样动作频频,卫健委对新食品原料的受理,不仅意味着麦角硫因应用场景的扩容,更暗示着行业标准的加速建立。在这场资本与技术的竞逐中,企业间的分化已悄然显现:拥有技术壁垒者占据微笑曲线两端,而依赖代工或渠道的企业则面临同质化竞争的风险。
上市公司竞逐:华熙生物“技术+渠道”“原料+产品”双轮驱动,构建麦角硫因领域“护城河”
在麦角硫因的产业链中,华熙生物的布局最具战略纵深。作为合成生物学全产业链企业,华熙生物以研发平台实现生物活性分子从0到1的制造,利用中试转化平台和数字化制造平台实现产品化、产业化,发挥终端市场推广和转化能力实现业绩增长。透明质酸的成功验证了其纵向开发能力,以合成生物学科技力为支撑,麦角硫因作为抗氧化 “明星原料”,未来有望成为华熙生物新的原料爆品,构建增长第二曲线。同时,华熙生物在麦角硫因这一物质上,也有着7大“之最”优势:
1)工艺至纯之选:最“天然”的工艺革新
野生菌与突破性基因组编辑菌株,全程无外源添加抗生素,发酵过程天然纯净,真正做到“0有害残留”,安全等级领跑全球。
2)纯度巅峰认证:最“高标”的纯度认证
麦角硫因以99.9%超高纯度入选国家标准物质库,主导麦角硫因团体标准制定,成为行业“高纯度”黄金标杆,每一克原料都经得起科学最严苛的检验。
3)拓荒定义未来:最“早”的行业先驱
早在2016年,华熙生物率先从野生菌中提取麦角硫因,成为国内首个将麦角硫因应用于化妆品的先锋企业,逐步迭代升级开启合成生物学研究构建从原料到终端的全链路技术壁垒。
4)机理研究最深:最“深”的科研护城河
华熙生物深度解析麦角硫因在皮肤屏障修复、大脑神经保护等领域的机制,精准锚定信号通路靶点,直击衰老根源,提供“成分 - 机理 - 功效”三位一体解决方案,让靶向抗衰,不再是概念炒作,而有了科学有据,“1+1>2”组合应用创新方案,抗氧+修护+再生多维狙击衰老。
5)应用场景最全:最“全”的场景覆盖
从食品级口服美容到械字号医美制剂,从妆品级精华到医疗级应用,华熙生物以全级别矩阵,可以满足消费者“内服外修”抗衰无缝衔接的全需求,全域赋能年轻态。
6)安全权威最高:最“硬核”的领域背书
在华熙生物的实验中,其麦角硫因动物实验安全剂量远超同行,生物利用率高,并首批通过Self-GRAS 认证(美国公认安全物质),搭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106100 绿色生物制造专项)成果加持,安全与功效双保险。
7)技术壁垒最强:最“霸气”的专利护城河
华熙生物以国内行业第一专利数量构建产业护城河,独创“麦角硫因 + X”组合物技术,1+1>2 协同抗衰效应获专利保护。
2023年,华熙生物自主研发生产的Bioyouth™-EGT Pure超纯麦角硫因也正式上市。该产品具有高纯度、高稳定性的特点,质量标准控制麦角硫因含量超过99%,且每批次都进行检验,以保证原料的稳定性。
试验表明,Bioyouth™-EGT Pure不仅能够保护线粒体,还能促进Ⅲ型胶原蛋白生成,改善皮肤棕斑,提亮皮肤光泽。这一原料新品在当年“了不起的中国原料”评选中荣获“中国好原料”称号。
连续使用0.1% Bioyouth™-EGT Pure 超纯麦角硫因,与安慰剂组对比,皮肤光泽度可提高4.59%,皮肤棕斑OD值可降低 4.96%。
同时,华熙生物主导起草的《化妆品用原料高纯麦角硫因》团体标准已于2023年9月正式发布实施,并已和中检院合作进行国家官方麦角硫因的标准物质制定,标准物质编号为NIM-RM5074。
2024年12月,由华熙生物自主研发的MitoEGT-L-麦角硫因成功获得美国Self-affirmed GRAS批准,基于且批准添加量高达60mg/份。在此基础上,基于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渠道优势,公司已涉足海外麦角硫因产品销售。
这一市场的其他玩家,若羽臣聚焦口服美容品市场,通过与雅诗兰黛等品牌合作快速铺货;金达威则依托维生素领域的渠道优势推广软胶囊产品;川宁生物还与韩国企业ACTIVON达成战略合作,ACTIVON将作为川宁生物在韩国的独家代理商,推广包括麦角硫因等在内的多款产品。这些企业虽在细分赛道占据一席之地,但缺乏华熙生物“技术+原料+渠道”的立体化布局。当行业从野蛮生长步入精耕细作阶段,拥有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或更具想象空间。
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进一步成熟、政策红利释放及消费升级,麦角硫因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至医药、食品、日化等领域,由此带动抗衰市场快速增长。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麦角硫因的崛起标志着中国生物科技企业正从“跟跑”转向“领跑”。以华熙生物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正在复制透明质酸的成功路径:从底层技术研发起步,通过技术打破海外垄断,掌握并引领行业标准,构建起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完整生态,最终以全球化产品打开市场。而川宁生物、若羽臣等企业,则通过差异化竞争在细分领域分羹。
可以预见,麦角硫因不仅是抗衰产业的“新贵”,更是中国生物经济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升的缩影。当技术红利与产业趋势形成共振,这场由麦角硫因引领的抗衰革命,注定将改写健康产业的未来格局。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来源:中新经纬)
相关阅读
-
上证报:中国资产价格上扬 市场信心大提振
据《上海证券报》消息,5月12日中国资产价格迎来强劲上扬,A股与港股市场均呈现火热景象,投资者情绪高涨,市场信心得到显著提振。当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飘红。
-
上市公司加速“发钱”,资本市场奔赴“双赢”
随着2024年年报发布收官,A股迎来“分红大年”。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收盘,共有5365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其中3600余家公布分红预案,占公布年报企业总数近七成。
-
A股利好回购、重要股东增持出现“井喷式”爆发
最近一周,A股回购、重要股东增持出现“井喷式”增长。数据显示,最近一周(4月6日至4月12日),A股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持金额合计达到60.47亿元。
-
力挺中国资产!外资机构齐发声 A股年内有望跑赢发达市场
4月以来,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美股、欧股和亚洲股市均呈现剧烈震荡,此前走势强劲的中国科技股也显著回调。近日,富达、联博、路博迈、景顺等多家外资机构集体发声,在其看来,多重优势支撑下,中国市场具有明显韧性,有望在经历短期震荡后延续此前上涨趋势。
-
DeepSeek点燃A股人工智能“投资热”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陈康亮)尽管近期中国A股主要股指遭遇震荡,但结构上亮点纷呈,特别是在DeepSeek引领下,A股人工智能(AI)相关板块表现亮眼。
-
中国证监会: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
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在2025年第2期《新型工业化》发表的署名文章《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 更好服务新型工业化》提到,推动形成“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
-
中国A股市场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新年伊始上交所最新披露的2025年1月A股新开股票账户数据显示,本年元月新增个人投资者A股账户156.3888万户,机构投资者新开户数为0.6097万户。
-
杨德龙:全球资金扫货中国资产,新能源等行业或更受关注
高盛最新发布的一份全球资金流向报告显示,在截至10月30日的四周内,全球资金合计净流入股票市场636.28亿美元。其中,美股获得372.28亿美元净流入,A股市场获得243.85亿美元净流入。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
- 【5.12】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5.13】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5.15】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5.14】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Webjet Group(ASX: WJL)上周放量大涨引发ASX问询 公司确认有身份未披露买家出现
-
- Webjet Group(ASX: WJL)上周放量大涨引发ASX问询 公司确认有身份未披露买家出现
-
- ASX对矿企信息披露提出新要求!投资人须知|上市矿业公司必看
-
- 专访Xanadu Mines (ASX:XAM) Colin Moorhead:哈马戈泰项目加速推进融资与落地路径
-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 ASX Inquired as Webjet Group (ASX: WJL) Price Surged with Significant Volume, Mysterious Buyer Emerged
-
- 【政策追踪】澳工党政府养老金“随薪即付”制度(Payday Super)拟于2026年施行 CPA 等8家机构联合呼吁推迟执行
-
- 【异动股】Clarity Pharmaceuticals(ASX:CU6)前列腺癌靶向铜疗法获3项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
-
- 澳洲人平均储蓄额曝光 调查显示近四成居民存款不足千元
-
- Core Lithium(ASX: CXO)股价飙升35.6% Finniss锂矿项目重启研报发布 摩根士丹利受聘为融资顾问
-
- 【5.16】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