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紧张 锂电负极材料企业订单饱满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从贝特瑞、杉杉股份等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企业了解到,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多领域对动力电池的旺盛需求,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供给紧缺。业内人士预计,今年负极材料需求量为120万吨,供应缺口在30万吨左右。目前,多家负极材料头部企业订单饱满,在供给偏紧、成本端涨价压力下,已有头部企业产品涨价。
供不应求
动力电池需求量快速增长,推动负极材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汽协数据显示,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1.6%。乘联会预计,新能源汽车7月零售量有望达到45.0万辆,同比增长102.5%。
“石墨化产能紧缺是造成供给紧张的原因之一。”国内某负极材料生产商相关负责人王哲(化名)表示。
据机构统计,下半年预计将有24.5万吨的负极材料产能释放,12.5万吨的石墨化产能建成。到2023年,将有127.5万吨负极材料产能释放,104.5万吨石墨化产能建成。“预计明年下半年供需紧张状况将逐渐缓解。”中科电气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扩充产能
负极材料行业面临成本上涨压力,不少企业对产品价格进行了上调。
“考虑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去年底公司就与下游客户进行了价格协商。”璞泰来相关负责人称。
6月28日,杉杉股份公告称,计划在宁波投资建设年产4万吨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璞泰来表示,公司已形成年产15万吨的负极材料有效产能,包括约10万吨的自配石墨化加工产能。此外,璞泰来在建产能四川紫宸20万吨负极一体化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一期10万吨产能项目预计于2022年底建设完成并开始试生产,二期10万吨产能项目预计于2022年下半年逐步开始建设。
国泰君安认为,材料企业降本需求迫切,主流负极材料企业开始通过自建、收购或入股的方式加码石墨一体化、碳化产能,提升石墨化自供比例,实现快速降本,提高盈利能力。目前,负极材料头部企业已经成为石墨化产能扩张的主力,预计将占据约60%的国内石墨化产能份额。
多家企业加大新材料研发力度。“公司在新的负极材料如硅碳、硅氧、硬碳等领域均有相应的研发和布局,我们已接到几个大客户的硅氧订单,正筹划在江苏溧阳和江西奉新进一步扩产。”璞泰来相关负责人称。
中科电气表示,近年来公司持续在硅基负极上进行投入,具备技术和相关产品积累,目前已建设完成中试产线,并有产品向客户进行送样测试。翔丰华表示,公司已研发出高能量密度兼顾快充性能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和快充长寿命B型二氧化钛负极材料产品,现已移交客户测试。
责任编辑: 李志强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相关阅读
-
宁德时代与天齐锂业隔空互呛 动力电池回收能否解锂焦虑之急?
随着 渗透率的持续攀升,动力电池的退役及回收关注度持续提升。而让电池回收成为舆论焦点的是两大上市公司的“隔空互怼”。在2022世界动力...
-
电池厂在盈利边缘痛苦挣扎,锂矿企业却成了"印钞机"
今年以来,新能源车销量翻倍,带动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这让锂矿企业的利润狂飙。近日,多家锂矿企业发布半年业绩预告。其中,天齐锂业...
-
动力电池退役规模5年将大增近6倍 回收市场行业规模达1600亿元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平均寿命一般被认为是5-8年。据赛迪顾问数据,中国自2018年开始进入动力蓄电池大规模退役期,2020年有25.6GWh的动力蓄...
-
4680向左,刀片电池向右,麒麟电池全都要
众所周知的是,动力电池自出现以来,痛点一直集中于两个领域:安全性和续航。
-
谭浩:电动车引发锂钴镍需求暴涨,但“大国博弈”将导致多输
由国家力量介入与电动汽车供应链相关的海外矿产资源争夺,既不利于各国的资源和经济安全,也不利于全球能源转型。
-
10倍涨幅锂矿股频出 不能不知道的澳大利亚“锂“史 (上)
在各国的政策框架及一系列购买激励措施的支持下,新能源车已经进入确定性极强的高速赛道。动力电池的成本占整车成本的35%-50%,在新能源汽车的大势所趋下,全球对锂电的需求必将水涨船高。
-
中国电池业洗牌开始 澳洲锂矿商步入深水区
2017年下半年,宁德时代的巨型IPO前后,让中澳资本市场上大热的锂概念达到了一个新的燃点。然而,沉浸在宁德时代闪电IPO狂欢中的动力电池业不久就蒙上了阴影。
-
充电速度较锂电池提高70倍 石墨烯铝离子电池拟为电动汽车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着全球市场为电动汽车热潮做好准备,位于布里斯班的石墨烯制造集团(Graphene Manufacturing Group,GMG)坚信下一代石墨烯铝离子电池将成为新的有效解决方案,帮助其成为市场赢家。
【郑重声明】ACB News 《澳华财经在线》所有刊发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1. 本网采编的原创文章2. 授权转发的资讯 3.相关澳洲上市公司股票数据及图表),力争可靠、准确及全面,但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澳华财经在线》的报道,文字版权均为《澳华财经在线》独家所有,第三方未经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如获授权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ACB News 《澳华财经在线》”。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它来源的稿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第三方获授权许可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 3)如本网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联系联络方式。联系邮箱acbnews@acbnewsonline.com.au
热门点击
-
- 澳元上周创2020年以来最佳表现 投资者密切观察利率走向
-
- 质疑之中怀揣期待 澳中关系静待风来 澳洲棉花、葡萄酒、肉牛、煤炭生产商这样说……
-
- 【8.15】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中国对澳商品禁令风声引发行业恐慌 全面禁令将致澳农业遭遇数十亿澳元损失
-
- 【8.16】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最新地质数据表明澳洲具有巨大的氢能源制造与储存潜力
-
- 【8.17】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通胀或将见顶投资者信心增强 澳指攀升房地产板块涨幅居前
-
- 澳指上扬必和必拓贡献30点 TPW飞涨近三成Challenger急挫
-
- 大盘回落澳指本周首次收跌 科技股失宠金融板块逆市上扬
-
- 疫情期间攀上顶峰后 这些郊区市场的房价上行周期暂告段落
-
- Xanadu迎关键变革期 Q2财务前景显著增强 股价获提振单月涨三成
-
- 澳洲七所大学入选全球学术排名百强 墨尔本大学澳洲最佳
-
- 中国对澳商品禁令风声引发行业恐慌 全面禁令将致澳农业遭遇数十亿澳元损失
-
- 许多房东转向短租市场 澳洲租赁房挂牌量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