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思力傲·平冢:中国与巴西如何共享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验?
(东西问)思力傲·平冢:中国与巴西如何共享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验?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题:思力傲·平冢:中国与巴西如何共享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验?
中新社记者 张力炜 王琬琪
中国“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要实现更加公平的财富分配,同时要持续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因此,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跻身高收入国家成为海内外各界关注的议题。同样作为“金砖国家”之一,20世纪中后期一度创造“经济奇迹”的巴西,今天也有待成为高收入国家。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方面,巴西经验对中国有哪些借鉴意义?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巴西中国研究小组协调员思力傲·平冢(Celio Hiratuka)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作出解读。
中新社记者:世界银行2007年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概念。今天看,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难在哪里?
思力傲·平冢:“中等收入陷阱”概念阐述了经济学中一个固有观点,即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结构性变化,是从低生产力向高生产力的转变过程。
在初级阶段,也就是利用廉价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主导向第二产业主导过渡后,下一阶段的发展难度更高,这取决于能否成功引入更具技术优势和竞争力的工业体系以及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服务业体系。这一过程对于继续提高生产力和国民收入水平来说至关重要。
“中等收入陷阱”正是指达到一定发展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国家,在能够持续提高国民收入的经济结构转型中面临的困难。
这种转型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在公司、行业各层面,人力、技术和组织各环节都变得更加难以优化和突破。恰恰又是这种转型能够推动一个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新社记者:巴西从20世纪70年代就成为中等收入国家,进入本世纪经济也曾快速发展,但目前仍未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思力傲·平冢: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巴西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它经历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不再是一个农业国家,建立起了多元化的工业体系和配套的基础设施,同时还整合了诸如开发银行、战略性国有企业等重要的经济力量。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组织协调公私利益的能力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债务危机破坏了这种发展模式。在日益宣扬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全球大环境中,巴西也开始也朝新自由主义方向“下注”。
问题随之而来,市场在高度“自由”的情况下并不具备“自我转型”的能力,也难以“自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事实上,制定促进就业和收入增长的长期性政策,并结合产业、科技政策,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直到今天,巴西仍未能解决上述问题,同时还面临经济和社会中存在不平等现象的老问题和环境可持续性的新挑战。
中新社记者:从巴西的经验来看,您认为中国应如何成为高收入国家?
思力傲·平冢:总的来说,巴西的问题在于结构性改革的停滞不前,同时未能保证结构转型惠及全体人民。近年巴西的贫困和经济社会中的不平等问题已呈恶化趋势,这是巴西的一个重要教训。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动员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同时需要惠及全体人民。
就中国而言,“中国特色”一词是对一种模式的表达,这种模式没有简单复制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而是坚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政策。
长远来看,中国在发展规划中一直强调科技和创新的作用,这不只是为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更是寻求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并实现“共同富裕”。
我认为,中国的长远发展有三个重要支柱:
一是结构性变革的延续并促进更高的生产力,这取决于技术变革和创新结构的质变。
二是环境可持续性,这也与技术变革密切相关,例如新能源开发、更绿色的城市建设方式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
三是共同富裕,这意味着上述变革释放的红利全民共享,人们的生活条件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中新社记者:从全球形势看,中国和巴西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面临哪些有利、不利的国际因素?
思力傲·平冢:从全球范围看,一些国家的政府和私营部门正加速对工业4.0、数字经济等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进行控制,这也加速了保护主义的回归。如此一来,高收入国家和其它国家间的非对称风险将增大,对那些没有能力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和尚未很好融入全球格局的国家尤为如此。
从中国的发展规划中可以看出,中国显然知道存在哪些挑战,并在很大程度上知道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目前中国已在一些技术竞争中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而巴西应对上述挑战的战略相对落后。同时,和亚洲国家不同,拉美国家容易受到发达国家和一些多边机构现成模式的影响,这些模式是解决复杂问题的简单方法,但必须要考虑具体国家在特定发展阶段的具体条件等因素。
从有利的角度看,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来,全球复苏更加需要通过各国的合作来实现,不论是提供更充分的公共医疗产品和服务,还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绿色转型、改善不平等问题等,都是如此。这有可能带来一种长期性的改变。
中新社记者:在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进程中,中国和巴西能否取长补短?
思力傲·平冢:近20年来中国和巴西之间的合作增长显著,包括贸易、投融资增加在内的双边经济关系增强,以及在国际论坛中或在金砖国家框架下的合作不断增强。即便如此,两国巩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走得更远的潜力仍然很大。
这种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肯定与巴西出口产品多样化、中国在巴西的生产性投资增长、更大的生产和技术溢出效应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增加有关。
此外,两国在能源、健康、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农业、工业4.0等战略领域存在很多共同利益,因此在这些领域开展科技合作也非常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两国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也是拉近两国关系的重要抓手。(完)
受访者简介:
思力傲·平冢(Celio Hiratuka),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巴西中国研究小组协调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对华关系、产业发展和国际贸易等。责任编辑:黄钰涵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阅读
-
2025年服贸会举办在即 澳大利亚首次担任主宾国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澳大利亚首次担任主宾国,将率领约60家企业和机构组成其参展以来最大规模展团,聚焦商业对接与产业推介活动。
-
【8.28】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最新数据显示,该机构今年内累计关闭利用名人形象进行推广的诈骗网站330个,较去年同期增长25%。
-
澳食品加工集团SPC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降低对本土超市依赖
澳大利亚食品加工集团SPC Global周二发布公告称,已在中国市场推出自有品牌罐装番茄,以减少对Woolworths和Coles等大型超市的依赖。
-
小厨电集团Breville Group(ASX:BRG)业绩劲增 加速拓展中国咖啡机市场
澳洲咖啡机制造商Breville Group Ltd (ASX股票代码:BRG) 在最新财报中披露公司在中国直销渠道的拓展进展顺利。Breville主要销售烤面包机、咖啡机等小型厨房电器,90%的产品在中国制造并出口销售。
-
央广财评|中国资产 缘何“吸金”?
高盛数据显示,7月全球主动型基金对中国股市的配置比例升至6.4%。截至7月底,外资被动型基金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已达110亿美元。外资“真金白银”加仓中国背后,是宏观经济韧性持续彰显、中国企业盈利修复的趋势不断显现、各行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凸显。
-
经济基本面向好、资本市场回暖势头日益显现——看多中国资产成外资共识
近期,多家国际投行表示看好中国发展机遇,将中国资产评级由中性上调至超配。同时,多家外资公募基金加速布局中国资产。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金融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资本市场回暖势头日益显现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看多中国资产逐渐成为外资机构共识。
-
【8.22】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进入8月财报季以来,澳大利亚多家大型上市公司已宣布总额超过50亿澳元的新一轮股票回购计划,显示出企业在资本配置上更倾向于通过回购方式回馈股东,而非传统的现金分红。
-
Breville营收十年内有望翻倍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澳洲小家电制造商Breville首席执行官Jim Clayton表示,中国市场的咖啡机需求正在快速上升,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扩张虽然还处于初期,但已取得良好进展,长期潜力巨大。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
- 股价逆袭:八大ASX热门做空股令投资者巨亏35亿澳元
-
- 名人成投资骗局“工具人” ASIC年内关闭数百个“名人代言”诈骗网站
-
- 【异动股】年涨5倍Artrya (ASX:AYA) Salix冠状动脉斑块模块通过美国FDA审批
-
- 小厨电集团Breville Group(ASX:BRG)业绩劲增 加速拓展中国咖啡机市场
-
- 【异动股】医疗设备公司Nanosonics (ASX:NAN) 业绩强劲增长 受美国关税影响总体可控
-
- 【异动股】再度飙涨42%!Locksley Resources (ASX:LKY) 牵手莱斯大学探索锑基材料研发
-
- COSBOA呼吁将中小企业税率降至20% 释放活力推动创新助力澳经济发展
-
- Neuren Pharmaceuticals(ASX:NEU)启动全球首个PMS三期临床试验
-
- 澳洲股市周一早盘创历史新高 矿业和能源股走强
-
- 春潮涌动蓄势待发 金矿公司Theta Gold Mines Limited(ASX:TGM)加速推进610万盎司黄金资源量开发
-
- 澳洲政府取消500项小额关税 彰显自由和公平贸易承诺
-
- 澳储行降息推动房贷升温 澳洲房地产市场或再度火爆
-
- 名人成投资骗局“工具人” ASIC年内关闭数百个“名人代言”诈骗网站
-
- 新加坡丰树投资进军澳洲学生公寓市场 落实全球扩张战略
-
- 本迪戈银行深耕年轻客户市场 数字银行客户占比增长至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