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业务受阻 公募去定制化或重归零售
当“机构化”仍在大行其道之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今年有部分基金公司已开始悄悄把重心转向零售业务。
“我们今年年初开始重点做散户。”近日,一位大型基金公司机构业务部的人士张浩(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公司去年和前年公司主攻机构业务,但今年随着市场和监管的变化,业务重点开始转向零售。”
机构化的主流地位
9月19日,一位华南的基金经理表示:“我们现在还是主攻机构业务,因为散户要渠道强才能做,这跟公司背景有关。做机构业务主要是不用太花精力和资源,比较省事。”
另一家小型基金公司的人士也向记者表示:“我们还是按原来的方式开展业务,机构业务为主。”
从目前来看,机构业务占据公募基金的大头。根据Wind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为52%。
事实上,这一形势自两年前已形成。2015年,机构业务异军突起,自此开启了机构业务黄金时代,迅速取代了零售业务的统治地位。
公开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机构投资者持有基金资产占比升至56.86%,首次替代个人投资者获得公募基金市场的投资主体地位。
到2016年6月底,共有76家基金管理人旗下基金的机构份额整体占比超过50%,其中41家管理人机构份额占比超过70%,15家管理人的机构份额占比超过90%,嘉合基金、浙商基金等7家公司旗下基金机构占比甚至达到97%。
为什么机构业务盛行?张浩告诉记者,零售有代理的成本,要收尾随佣金,而机构业务没有广告费,没有尾随佣金。此外,机构业务规模大,有的一单机构业务就上百亿规模,尽管费率低,但绝对收入高。
从规模上来看,自2015年起多数基金公司规模都靠机构客户支撑,基金公司的资源配置是围绕机构客户,而不再是零售客户。
重归“零售化”?
不过,张浩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其公司业务风向转了。
“我们今年年初开始重点做散户。”张浩说,“现在基金公司花更多精力在散户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基金公司回归“零售”的背景是,去年机构投资的一些基金出现了流动性风险,部分基金在去年的债灾中吃了亏。
债基是机构投资最多的基金品种。而Wind数据显示,2016年仅有554只债券型基金(A、B、C类分开计算)有收益,占比30%,剩下的70%债基陷入亏损。2016年机构投资对固收类基金预期收益率普遍在4%以上,甚至有的为5%,然而当年仅有58只基金的收益率达到4%,占比仅3%。
事实上,由于机构对市场和收益敏感,大量机构投资往往是同进同出,波动很大,而当机构大面积撤退时,往往迫使基金大面积抛售,进而互相踩踏。对此,多家公募基金人士都对记者表示无奈。
“如果收益相差10BP,机构就会转到别家。” 张浩表示,相对来说,散户是基金中最好的客户资源,他们对收益率的波动不敏感,所以散户多的基金比较稳定。
“机构更愿意投散户比较多的基金。”张浩说。
比如,基金新规中有一条,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超过20%时,须在基金公开报告的“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其他重要信息”项下,对投资者和持有的份额进行披露。事实上,机构一般不愿意披露这些信息。
张浩表示,“一不小心,机构的申购就可能超过20%。所以做好了零售业务,才能做更多的机构业务。比如有100亿的零售,就可以做20亿的机构业务,有1000亿的零售,就可以做200亿的机构业务。”
对此,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固收部的负责人也认同这种趋势,“监管部门导向就是公募基金去定制化。”
证监会9月4日发布的《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新规为机构的公募基金定制化设制了种种门槛。比如,定制化基金为货币基金,不得采用摊余成本法。否则要求80%以上资产配置利率债、现金和5个交易日内到期的金融工具。
张浩表示,新规或将使部分机构业务受阻,定制基金不再受欢迎。
而另一家规模在前10的基金公司人士也告诉记者,“我们一直重点是做散户业务。去年散户市场很难做,我们做零售的同事一直在拼,但股债市场表现都一般,基金很难卖出去。今年感觉好一些了,我们基金卖得还不错。”
为什么重视零售业务?上述规模前10的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去年虽然机构业务好做,但领导一直强调要坚守零售阵地,因为零售是公募本源,如果市场不好做就放弃,那么市场好了也会抛弃我们。”
事实上,零售化的趋势今年正在基金业的某些领域内悄无声息发展,而机构化趋势则在收缩。
来自国金证券(600109,股吧)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机构投资者共持有各类型开放式基金份额合计34819.64亿份(剔除成立未满一年的基金),占比为44.17%;个人投资者持有各类型开放式基金份额共44002.67亿份,占比为55.83%。与2016年末相比,机构投资者持有开放式基金份额下降较为明显,整体降幅为23.08%;从机构投资者占比上看,今年上半年持有开放式基金的比例与2016年末相比,也有较为明显的下降,由56.20%降至44.17%。
相关阅读

-
【异动股】锑矿股Resolution Minerals (ASX:RML)飙涨34%:获资源基金Tribeca 两百万澳元注资
继本月早些时候完成约2500万澳元的配售后,Resolution Minerals Ltd (ASX股票代码:RML) 宣布进一步获得全球性资源基金Tribeca Investment Partners 200万澳元注资。

-
QIC昆士兰投资公司再度出手 两家ASX上市关键矿产勘探开发公司获注资
作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旗下一家重磅级投资机构和资产管理公司,昆士兰投资公司(Queensland Investment Corporation, QIC)近期在ASX澳交所相关矿业勘探开发公司的频频出手,引发市场关注。

-
【10.17】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ASIC)发布警告称,诈骗者正伪造该机构旗下Moneysmart网站,诱导消费者提交个人信息,以推销其“投资产品”或索取费用。

-
未来十年澳洲养老基金对英国和欧洲的投资将翻倍
最新预测显示,随着本土投资机会逐渐减少,未来十年澳大利亚养老基金在英国和欧盟的投资将翻倍,总额会超过6600亿澳元。

-
昆州能源路线图:设立可再生能源投资基金 同步延长燃煤发电厂运行时间
昆州财政部长兼能源部长David Janetzki上周五公布了一份“能源路线图”,宣布将设立一项4亿澳元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基金,并宣布将推动废除前工党政府到2035年前关闭煤炭发电厂的计划,让该州燃煤发电厂将至少运行至2046年。

-
【异动股】Tambourah Metals (ASX:TMB) 获得全球知名资源基金Tribeca Investment Partners 战略投资 股价暴涨4成
Tambourah Metals Ltd (ASX股票代码:TMB) 宣布收到来自全球知名资源投资基金Tribeca Investment Partners具有约束力的承诺,将以每股0.085澳元定价向其展开总值300万澳元的配售,所募资金将用于加速推进 Beatty Park South矿藏的勘探和开发。
-
550亿美元!沙特主权基金与特朗普女婿合作私有化美国艺电
继微软收购动视暴雪后,游戏产业又迎来一笔巨额交易。北京时间周一深夜,美国艺电(Electronic Arts)发布公告称,已经与由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银湖资本和Affinity Partners组成的财团达成最终收购协议,给到公司的估值为550亿美元。

-
【9.26】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继维州州长率团访问中国满载而归之际,西澳州长罗杰·库克携代表团9月22号赴上海参加第七届西澳—中国战略对话。“西澳—中国战略对话机制”自2018年于北京启动以来,为西澳州与中国主要投资者搭建了直接、持续的沟通平台。
免责声明:本网站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不构成投资或财务建议。虽力求准确与完整,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时效性。投资有风险,决策前请咨询专业独立顾问。使用本网站即视为接受本免责声明。
热门点击
-
- 鑫海斥资253万澳元战略入股 SSH Group(ASX: SSH) 深化EPCM+O协同 推动澳洲矿业服务全球化布局
-
- 【10.20】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10.2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10.23】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澳总理阿尔巴尼斯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历史性关键矿产框架协议
-
- RBC:面对中方谈判压力 澳矿企巨头或可考虑结成皮尔巴拉铁矿石联盟
-
- 早盘拉升49倍后紧急停牌 ASF Group (ASX:AFA)宣布注册为数字货币交易所提供商
-
- 早盘拉升49倍后紧急停牌 ASF Group (ASX:AFA)宣布注册为数字货币交易所提供商
-
- 【异动股】Hawk Resources (ASX:HWK)暴涨翻番:入手收购Olympus钪项目 成功募资500万澳元
-
- 【10.22】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鑫海斥资253万澳元战略入股 SSH Group(ASX: SSH) 深化EPCM+O协同 推动澳洲矿业服务全球化布局
-
- 【异动股】Power Minerals (ASX:PNN)为澳美首脑会晤提供Gamma重稀土项目简报 北美投资者对公司兴趣浓厚
-
- 澳美关键矿产同盟 对市场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
- 【10.24】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QIC昆士兰投资公司再度出手 两家ASX上市关键矿产勘探开发公司获注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