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鸽派加息 海外资本“火中取栗”押注中国跟进加息
2017-12-15 09:17:2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
编辑:E001 文章类型:转载

12月14日,美联储如市场预期般加息25个基点,但两位美联储高官却对此投了反对票,凸显针对通胀没有达到2%目标值时是否采取进一步加息。美联储内部分歧正在日益加大,致美元指数不涨反跌,跌幅一度超过0.7%。
“这令金融市场担心美联储能否如自己预期般明年加息三次,无形间让人民币汇率获得新的上涨动力。”一家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分析。
12月1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大幅上调218个基点,创下11月23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受此影响,截至12月14日18时,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徘徊在6.6078附近,单日涨幅也超过98个基点。
在BK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Kathy Lien看来,人民币之所以逆势上涨,也与央行“变相加息”有关。12月14日当天中国央行将一年期借贷便利(MLF)与逆回购操作利率上调了5个基点,助推了市场买涨人民币的热情。
“不过,14日当天不少海外资本买涨人民币的算盘,是押注明年中国央行加息。”Kathy Lien透露,此前欧洲央行释放收紧货币政策声音,触发欧元兑美元汇率涨幅一度超过3%,如今这些资本希望这个现象也能出现在人民币身上。
倒逼人民币空头回补
“尽管美元12月加息早在市场预料之中,但两位美联储高官竟投了反对票,比6月加息时还多出一位,却是市场始料未及的。”对冲基金MKS PAMP外汇交易员Sam Laughlin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这无形间加大了金融市场对美联储明年能否加息3次的担心。
尤其在美国11月核心CPI同比仅增长1.7%,创下过去3年以来最低增速的压力下,更给人民币汇率带来新的上涨动力。随着市场担忧情绪升温,离岸人民币借助美元指数骤跌0.7%之势,迅速上涨逾100个基点。
“不少押注美联储鹰派加息(比如明年加息4次)而沽空人民币套利的对冲基金都在离场。”Sam Laughlin表示,随着14日中间价大涨218个基点,早盘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从6.6170一路上涨,一度触及当日高点6.6020。
多位国内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透露,这主要得益于不少企业顺势止损削减了部分美元头寸。 而且,截至12月14日18时,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徘徊在3.927%附近,较美国同期国债收益率(2.378%)仍高出155个基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这也触发人民币空头回补潮涌。
此前,部分境内企业与投资机构买入明年6月底到期,执行价在6.7-6.78之间的人民币远期看跌期货及相关期权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如今,在中美利差保持稳定、美联储鸽派加息的双重压力下,14日他们纷纷将相关远期外汇交易品种执行价调整到6.68-6.75之间,无形间给当天人民币即期汇率带来约50个基点的涨幅。
前述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透露,其间部分海外资本还打算推动人民币即期汇率一举涨破6.60,从而触发更多空头止损回补盘涌现,获得更高的短期买涨收益。这背后,是这些海外资本正在押注中国央行明年将跟随加息。
他分析说,只要市场嗅到这个“味道”,就可能借鉴欧元此前大涨做法,押注人民币短期大幅上涨获利。
押注加息“胜算几何”
在Kathy Lien看来,不少海外资本之所以押注中国央行明年加息,也有自己的投资逻辑。 相比今年2-3月中国央行两次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10个基点(以应对去年12月与今年3月美联储两次加息),如今在美联储6月与12月两次加息的情况下,中国央行仅仅上调逆回购操作利率5个基点,多少显得“力度不够”。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认为,若2018年美联储加息三次,会给中国央行带来加息压力。究其原因,从外部压力而言,美国税改政策落地可能导致中国资本外流,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央行需要加息缓解这种压力;就内部因素而言,当前中国实际利率处于全球低位,央行也需要加息引导资金投向实体经济,而不是脱实入虚获取较高的套利收益。
央行对此解释称,12月14日逆回购与MLF中标利率上涨5个基点,既是反映市场供求的结果,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
尽管此次央行逆回购、MLF利率上调幅度低于市场预期,但此举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避免金融机构过度加杠杆和扩张广义信贷,对控制宏观杠杆率也起到一定作用。 在多位金融机构经济学家看来,此次央行之所以仅仅上调逆回购与MLF中标利率5个基点,相比2-3月中美利差仅有70个基点,当前中美利差维持在历史高点逾150个基点,有足够的安全垫空间应对美元持续加息带来的利差收窄冲击。因此央行此举的主要目的,更像是警告海外沽空资本不要借美元加息兴风作浪,央行已准备很多措施应对美元加息冲击。
央行调查统计司前司长盛松成也表示,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利率已经相当高,因此他不主张加息。事实上,美国税改和美联储缩表等事件对中国的影响可控,资本外流压力总体可控,人民币短期承压可控,长期来看还是升值的。
“更重要的是,考虑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灵活性,中国央行不大会贸然跟随美联储加息而加息,一旦货币政策受制于人,反而可能给国际投机资本找到新的沽空人民币机会。”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全球外汇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直言。
延伸阅读:全球央行陆续走上加息之路
在美联储启动货币收紧政策后,全球央行也陆续走上加息之路。 事实上,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全球多个央行已经开始收紧货币政策。美国、韩国、英国、加拿大、捷克、墨西哥、土耳其几国都在2017年开启加息步伐。全球还在玩负利率的只剩日本、瑞典和瑞士。
花旗银行预计2018年美联储和加拿大央行将进行三次加息,而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和挪威都将进行一次加息。
美联储加息之后,反应最快的就是香港金管局,因为联系汇率制度要求下,汇率盯住美元,必须直接跟进。1998年以来,美联储每一次调息后香港均立刻跟随调息。
14日早上8点,香港金管局就宣布,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75%。这也是香港金管局年内第三次跟随美联储加息。
相关阅读
-
美联储官员哈玛克重申本月没有理由降息
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哈玛克重申她认为本月没有理由降低利率,目前的数据显示通胀仍然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并且继续走高。哈玛克表示,企业领导者正感受到来自供应商的价格压力。
-
美联储威廉姆斯松口:政策利率将随时间推移逐步下调
纽约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最新表示,他预测利率“随着时间推移会变得适合”下调,但没有明确说明降息的具体时机和幅度。
-
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人选米兰在听证会上重申致力于维护美联储独立性
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人选米兰周四在提名确认听证会上重申其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承诺。他还表示,美联储最重要的职责是防止经济大萧条和恶性通货膨胀。
-
美联储沃勒力推本月启动降息 未来还将有多次跟进
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最新表示,该行应当在本月开始降低利率,并且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进行多次降息。
-
避险需求升温 金价再创历史新高
周三早盘,受避险需求推动,现货黄金价格上涨0.2%至每盎司3542.60澳元,再创历史新高。期货黄金价格升至每盎司3616.70 美元。
-
数百名经济学家声援库克 反对特朗普削弱美联储独立性
当地时间周二,近600位经济学家联合发表公开信,警告特朗普试图解除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职务的举动,正在动摇美国金融体系核心支柱的独立性,并侵蚀公众对美联储的信任。
-
银价突破每盎司40美元 金价逼近历史高位
隔夜市场白银价格攀升至每盎司40美元以上,创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今年以来,白银累计上涨约40%。同时,黄金价格也逼近每盎司3500美元的历史高位。
-
库克正式起诉特朗普 鲍威尔和美联储理事会成共同被告
当地时间周四(8月28日),美联储理事莉萨·库克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提起诉讼,试图阻止后者的解职举动,这场法律战很有可能最终将上诉至最高法院。
免责声明:本网所发所有文章,包括本网原创、编译及转发的第三方稿件及评论,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操作或投资决定请询问专业人士。
热门点击
本周本月
-
- 【9.2】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9.4】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铜金市场十年展望:结构性短缺与避险需求并行 Colin Moorhead深度解读市场十年趋势与全球矿业投资图景
-
- 【9.3】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9.1】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黄金期货价格再创新高 澳股金矿板块个股风起云涌 低估值公司优势凸显
-
- 【异动股】强劲扭亏!婴儿奶粉公司Bubs Australia (ASX:BUB) 首次实现税后盈利 美中市场销售额大幅增长
-
- 【异动股】强劲扭亏!婴儿奶粉公司Bubs Australia (ASX:BUB) 首次实现税后盈利 美中市场销售额大幅增长
-
- 【异动股】4DMEDICAL (ASX:4DX) 肺部成像通气灌注产品CT:VQ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 股价暴涨36%
-
- 【9.5】今日财经时讯及重要市场资讯
-
- 【异动股】干细胞疗法公司Mesoblast(ASX:MSB)年度业绩飙升 股价重挫9.92%
-
- 财报季回顾:业绩总体稳健 派息“意外”叠加回购大潮 国内公司风景独好
-
- 澳洲税改方案或提升家庭年收入4000澳元 GDP有望新增近6%
-
-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确认2025-2026年度移民配额维持不变 重点聚焦技术移民
-
- 澳媒评论:下一场房地产危机即将到来 且并不仅仅关乎住房